■刘东风 许雯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第二个10年的开局之年。10多年来,围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依托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教师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图书档案出版”三个联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以下简称“陕西师大社”)通过版权输出、平台搭建、海外设点,多渠道、多角度讲好中国故事、陕西故事,推动大学出版、陕西出版的“走出去”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一带一路”研究成果,陕西师大社先后策划出版《丝绸之路通鉴》(20卷)、《全球空间与“一带一路”研究》(5卷)等近百种图书;与20余个“一带一路”国家的50余家出版社建立合作关系,特别是“十三五”以来输出的版权图书品种中,超90%输出“一带一路”国家,涉及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土耳其语等12个语种,成效显著,在促进“一带一路”出版合作走深走实、落地落细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深耕精品:
挖掘优质外向型原创产品
建社近40年来,陕西师大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和价值取向,充分发挥高校出版工作的重要功能,将推出优秀出版物作为中心环节,发挥精品带动作用,成效显著,先后有800余种图书和教材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大奖,多个项目入选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获得国家出版资金资助及陕西省出版资金资助。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陕西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延安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丝路文化高地建设等特色主题,陕西师大社一手抓优势地域资源的深度挖掘和高效盘活,一手抓优质作者资源的精心培育和长期积累,进而储备了一批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风采、弘扬千年丝路文明、宣传中国式现代化成就的外向型原创产品。
《在西北局的日子里》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红色延安口述·历史”丛书中的一种,以口述实录的方式记录了西北局老同志在西北局工作和生活期间的亲历、亲见、亲闻,提供了大量一手珍贵资料。该书中文版推出后,又分别联合韩国东文选出版社和加拿大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团成功输出韩文版和英文版,让世界更多读者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伟大实践,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
《诗说中国》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陕西出版资金精品项目,该丛书一套九卷,精选近6000首古典诗词,以解读诗歌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出版后被评为陕西省全民阅读“陕版十佳”图书。其以丛书形式整体输出俄语版权,2018年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翻译资助项目,后被中国出版协会“一带一路”出版工作委员会评为2020年首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优秀案例。正如丛书主编薛保勤所言:《诗说中国》作为别样的中国史,俄语版的出版发行无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又一可喜收获。
《中亚往事》是作家高建群根据自己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从军经历和多次丝绸之路文化的考察见闻,书写的一部兼具传奇色彩和爱国主义情怀的草原英雄大传。该书先后入选中宣部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教育部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项目、国家出版基金2024年主题出版项目、陕西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入选2024年7月“中国好书”推荐书目,入围平遥国际电影展“迁徙计划·从文学到影视”单元推荐作品。这也是我社集合各方力量、全力推向海外市场的重磅作品。
深化布局:
搭建版权开发合作平台
积极开发和利用版权资源,是“走出去”的基础。陕西师大社高度重视版权开发与合作,大力提升版权管理能力和水平,10年来先后被授予“陕西省版权示范单位”“全国版权示范单位”“中国版权年度最具影响力企业”“中国版权突出贡献奖”,连续多次荣列“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100强”。版权工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陕西师大社“对内两个准备、对外两个坚持”的有力举措。
对内做好夯实制度建设准备,做好培养专业人才准备。一方面持续创新和完善版权管理制度和办法,设置专职版权管理岗位规范版权登记与开发,设立国际合作部负责版权项目实施及境内外宣传和推广;另一方面,激活编辑参与主动性,设立专项奖励,对自主引进及输出项目给予扶持和激励,同时强化版权理论和实操培训,提升全员版权意识。
对外坚持拓展合作渠道,坚持共建翻译平台。2017年起,由陕西师大社牵头,先后与国内外高校、研究院(所)、行业协会、出版集团等机构共建了“丝绸之路”俄语翻译出版基地、“文化文学‘走出去’”译介出版基地、“一带一路”小语种翻译出版基地,后又合作成立了陕西省第一家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同时,依托学校丝绸之路“图书档案出版联盟”平台,集聚优质资源,发挥好国际化平台的牵引带动作用,开展交流合作,扩大影响。通过平台搭建和运行,我社团结了一批具备“高、精、尖、专”能力的海内外汉学家、翻译家等合作伙伴,大大提高了图书翻译品质,丰富了输出品种,为对外出版“走出去”“走进去”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深研政策:
借力国家对外出版扶持项目
陕西师大社充分借力国家利好政策,10多年来每年都有图书获得“丝路书香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等国家级对外翻译出版重点工程资助,截至目前,资助项目总量近50种,居大学社和全省行业领先位置。
在各类国家对外出版资助项目中,“丝路书香工程”是针对“一带一路”国家出版的专项重点工程,也是助力陕西师大社更精准、更高效地打开“一带一路”国家大门的“金钥匙”。为此,陕西师大社聚焦优质内容,深入研究政策要求,强化统筹协调,积极开发选题,认真组织申报,2018年起共有21种图书入选“丝路书香工程”。
在入选项目中,紧紧围绕两个出版方向。一是持续打造丝路主题图书矩阵。包括《丝绸之路与文明交往》《国家名片上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千年史》《丝绸之路上的体育交流与发展》《河西走廊:西部神话与华夏源流》等多种丝路主题优秀图书,涉及阿拉伯语等4个语种。这些丝路主题图书从文化、历史、地理、艺术、考古等多角度阐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古今传承。二是不断增强“文学陕军”品牌国际影响力,以文化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基地为依托,将贾平凹、高建群、陈彦、红柯等陕西著名作家作品推向国际市场。其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的《主角》已成功输出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版权,《装台》输出俄语版权,《西京故事》输出白俄罗斯语版权,“陈彦主题图书整体打包多语种持续海外输出与国际营销”项目获评第二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红柯的作品也输出多个语种,获得多方好评,“《狼嗥:红柯中短篇小说集》英文版、俄文版、阿拉伯文版、乌克兰文版版权输出与国际营销”获评第五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
深挖潜质:
推动数字化多样态产品开发
在做好“一带一路”图书成果出版的基础上,陕西师大社坚持融合创新、多元开发,实现由单一图书产品向数字资源库、影视、有声书等多样态产品的综合开发转变。
由陕西师大社自主开发的“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开放平台”,是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复杂的地理环境与民族特性构建的多要素数据库。该项目于2015年获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和百佳数字出版精品项目献礼建党百年专栏,2022年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电子音像出版物规划,2024年获评第七届中国数字出版创新发展论坛创新案例。经过8年多的调整完善,该科研平台业已成为辅助决策、开展研究、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工具。
由陕西师大社联合策划的大型史诗全息展演纪录片《丝路大遗址》,运用数字化技术和丰富的视听语言还原国内段陆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从形成到兴盛的历史演变,诠释“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意义。它不只是一部纪录片,更是复现大遗址活态丝路文明的浩大工程。该项目于2019年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后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音像制品出版规划。2024年6月,《丝路大遗址》首映礼隆重举行,并在腾讯、爱奇艺、优酷视频网站平台播出,联合海内外媒体进行全面推广,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加快技术创新与出版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当务之急,也是有效之举。陕西师大社将推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作为重中之重,以此更好地促进国际出版交流合作,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
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陕西师大社提出了“建成中国一流出版社、出版中国一流好书刊”的“双一流”愿景。未来,在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升级道路上,在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实践中,陕西师大社将不遗余力,以饱满的创新力、续航力、执行力持续前行,瞄准全国出版“走出去”第一方阵目标,不断突破,多作贡献。
(本文第一作者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社长,第二作者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总编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