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利来友:
发挥紧邻东盟区位优势 打造“走出去”品牌矩阵

  本报记者  许惟一

  近年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广西紧邻东盟的区位优势,以东盟国家为重点,同时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从内容、平台、渠道等方面系统谋划,打造“走出去”品牌矩阵,构建更有效力、更具影响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本报专访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利来友,请他分享广西出版集团“走出去”工作的实践。

  记者:近年来广西出版集团在“一带一路”对外合作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利来友:一是强化图书版权贸易,成果斐然。集团努力推进精品版贸图书出版,与东盟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版机构合作,引进输出了大量优秀的图书版权,既丰富了国内市场图书品种,又扩大了中国作家作品的国际影响力。近5年,集团图书版权输出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1500多种图书、40余个文种,实现历史性突破;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1000多种图书,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

  二是加强国际出版合作,打造出版品牌矩阵。集团立足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出版合作,出版了一系列外向型重点图书。“丝绸之路上的东南亚文明书系”“中国—东南亚铜鼓”丛书展示了东南亚各国文化,加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东南亚国家语言辞书系列” 经过10余年耕耘,创新性与实用性兼具,充分满足东南亚国家学习者需求;“中国—东盟文学互译工程”首期——“中缅当代文学互译”丛书促进了两国民心相通。这些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图书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力。

  三是搭建国际出版合作平台,提升国际传播效能。2018年,集团所属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面向东盟建设“中国—东盟版权贸易服务平台”,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提供文化产品版权展示、版权代理及贸易、资讯交流等服务。目前有147家国内外出版机构入驻平台,上线中外文版图书3000多种,达成版贸合作300多项,举办版权活动20多场。2019年,集团所属接力出版社建立“接力—东盟少儿图书联盟”,推动东盟各国和中国童书出版的交流合作。经过近5年的发展,联盟已拥有14家成员和3家观察员。联盟推动中国和东盟及南亚各国童书出版机构达成版权合作意向700余个,接力出版社向东盟及南亚各国输出图书版权362种(含电子书)。2024年,版贸平台东盟版权交流系列活动和图书联盟均入选商务部等6部门实施的2024年对外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计划重点活动(项目)。

  四是建立海外分支机构,拓宽国际传播路径。2016年,接力出版社在埃及建立海外分社,这是中国出版界首次在埃及境内建立合资机构。目前,埃及分社已翻译出版阿拉伯文版图书104种,累计印刷近10万册。2024年,集团所属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分别在越南和马来西亚成立版贸平台工作室,这是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版权贸易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同年,集团所属广西教育出版社在老挝成立代表处,成为第一家在老挝设立代表处的中国出版机构。

  记者:集团在打造优质对外出版物方面有哪些新思路?

  利来友:一方面,集团持续加强对外主题和各项重大战略部署的选题策划,主动适时推出对外出版产品。例如,集团所属广西人民出版社与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六国的官方文化机构合作,联合策划“中国—东南亚铜鼓”系列丛书项目,对这些国家的铜鼓进行了最全面、最权威的梳理总结。其中,2016年签订的老挝卷版权输出协议是老挝首次与中国出版机构签订图书版权协议,该卷也被老挝作为国礼赠予参加第19届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11届东亚峰会的各国领导人;2018年中柬建交60周年之际,柬埔寨卷作为重点图书入选2018年“丝路书香·广西书架”赠书书单,在当地形成了积极的宣传效应。集团所属广西教育出版社打造“东南亚国家语言辞书系列”,涵盖越南语、泰语等语种,其中《新越汉词典》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并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代表国内与东盟国家辞书合作的最高水平。集团所属漓江出版社在2020年中缅建交70周年之际,启动“中缅当代文学互译”出版工程,选择一批中国和缅甸当代文学精品在对方国翻译出版,包括《如愿》《雨夜雾梦》2部缅译中图书,《没有语言的生活》《秀儿——“时代楷模”黄文秀》2部中译缅图书,并计划于2024年10月继续推出2部缅甸文学作品。

  另一方面,集团高度重视内容建设,根据主业优势,贴近不同受众群体需求,提升中国故事的亲和力和海外接受度。例如,接力出版社联合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选取可敬可爱的先锋人物,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截至目前,该丛书中《中国航天员》等38种图书分别输出到尼泊尔、土耳其、泰国、韩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袁隆平》越南文版获得2023年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中国种子——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首次展示我国在与中亚国家深入开展农业合作方面的成果,版权已输出至韩国、哈萨克斯坦、埃及、越南、俄罗斯5个国家和地区,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记者:集团通过哪些方式确保中国内容在海外有效落地?

  利来友:一是充分调研海外市场,探索多元化合作方式。在本土化运营方面,集团鼓励下属出版社开拓思路,了解输出目标市场,掌握海外版权市场信息,精准定位市场需求,探索多元化合作方式,寻求进入当地市场的最佳模式。

  二是打造多元对外平台,保障“走出去”渠道顺畅。集团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搭建了多个国际出版交流平台,包括针对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接力出版社埃及分社、辐射以俄罗斯为中心的东欧国家的比安基国际文学奖、面向东盟国家的越南工作室/马来西亚工作室/老挝代表处、接力—东盟少儿图书联盟、中国—东盟版权贸易服务平台。这些平台为实现长期、持续、有效输出中华优秀出版物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是深化海外宣传,拓展国际市场影响力。集团积极参与各大国际书展,承办国际论坛等活动,加大与国际媒体的合作,提高中国图书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让中华文化更加深入海外读者内心。

  记者:在数智化背景下,集团在推动出版融合方面有哪些最新成果?

  利来友:一是成立广西数智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统筹集团公司信息化(数智化)的规划、建设,以及重点项目的实施和服务工作,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智)出版的融合协调发展。

  二是挖掘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出版项目。例如,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我们建设了“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出版平台”,涵盖广西古籍文库、民族民间文化图片库、民族音乐资源库等8个特色数据库,形成了以广西古籍资源为主体,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相辅相成的数字资源库矩阵,实现了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开放共享。

  三是举办泛北部湾网络文学大赛。该项目是网络文学精品创作与交流的平台,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展现中外优秀作品。围绕该项目建设的麦林文学网,既为作家提供了可靠的投稿和作品展示服务,为读者提供了多样的阅读选择,还为探索AI生成图书、AI短剧等提供了交流平台,致力打造广西本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学创作平台。

  四是研发教师备授课平台“八桂教学通”。该平台为广西41万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提供了备课、授课、教学管理等功能,我们还积极研发AI教学助手,以数智赋能专业教育内容出版。

  五是策划实施广西数字博物馆,积极探索“出版+”产业融合发展路径。该项目使用全景图像、虚拟/增强现实等技术,制作了一批多形态的全媒体出版物,系统化梳理和盘活地方文化资源,生动形象地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

  记着: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多变复杂,集团在“一带一路”对外合作方面有哪些挑战和机遇? 

  利来友:一是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增加了出版“走出去”的不确定性和在对外合作中达成共识的难度。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导致在版权贸易、内容交流等方面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理解。

  二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出版“走出去”进程受到影响。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全球出版业带来了巨大影响。为了应对世界经济新形势,出版“走出去”的方式、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都必须作出转变。

  三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领的全球信息和数字领域技术创新不断突破,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数字出版为出版“走出去”打开了新的空间,拓展了新的渠道,出版业需要技术的支撑与赋能、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加快数字出版“走出去”的步伐。

  记者:下一步,集团“一带一路”对外合作将如何布局?

  利来友:一是持续加强内容建设。深入挖掘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文化资源,加强外向型图书选题策划能力,开发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的外向型出版物,努力推进原创精品图书出版,打造更适合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图书市场的作品,提升出版物的精准度和接受度,增加出版“走出去”的时效性。

  二是积极推动出版“走出去”项目落地。推进“丝路书香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越经典著作互译项目”“中国—东盟文学互译出版项目”等一系列重点出版工程落地。继续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版机构签约合作项目的出版工作,继续向其推介中国精品图书,探讨选题合作出版方案,探索国际合作出版新路径,实现图书版权输出和项目落地,打造好广西出版“走出去”品牌。

  三是继续完善平台和海外分支机构建设。继续完善中国—东盟版权贸易服务平台建设,以越南工作室和马来西亚工作室为基础,深入了解当地出版和文化市场需求,掌握海外版权市场信息。持续推动接力—东盟少儿图书联盟工作,努力为中国和东盟各国出版机构搭建版权信息交流平台。稳步推进接力出版社埃及分社阿语图书出版工作,进一步增进中阿童书出版交流合作。发挥好广西教育出版社老挝代表处的实际作用,以老挝代表处为平台,与老挝当地文化教育部门、高校、孔院等洽谈合作,争取开展各类中老文化交流活动。

  四是精心策划和积极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广西出版的国际传播影响力。集团积极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法兰克福书展、吉隆坡国际书展等重要国际书展。借助国际书展平台,将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桂版优秀图书推向世界,同时也将优秀海外文化引进中国,促进中外文化融通,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加深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交流,提升广西出版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今年11月,集团将举办2024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旨在打造面向东盟、具有一定规模和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性图书文化交流平台,推动集团公司与东盟国家的高水平开放合作,强化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稿
   第03版:公示
   第04版:公示
   第05版:聚焦
   第06版:聚焦
   第07版:聚焦
   第08版:聚焦
   第09版:特稿
   第10版:视野
   第11版:视野
   第12版:视野
   第13版:视野
   第14版:视野
   第15版:视野
   第16版:出版资讯
发挥紧邻东盟区位优势 打造“走出去”品牌矩阵
国际出版周报聚焦08发挥紧邻东盟区位优势 打造“走出去”品牌矩阵 2024-10-09 2 2024年10月09日 星期三